泛舟于兰溪六洞山曲曲折折的地下长河,那清洌透明的水中,仿佛随时会漂出片片桃花瓣来。倘不是木桨划起波纹,简直不敢相信这涌雪洞中蕴藏着如此深湛绵长的河流。
沿岸横向托出的岩壁,似凌空垂下两扇硕大的鸟翼。轻如叹息的桨声,仿佛是它拍击发出的声响,扇得粼粼的波光颤颤闪闪。舟临岩下,方见一对拍天的鸿雁已钻入云层,游船也仿佛在这去峦叠起的高天下唱晚远游。
没等你细细观赏惟妙惟肖的“犀牛望月”,小舟早起越于晶晶莹莹连绵起伏的“雪山”。使人悟出古人将溶洞取名“涌雪”的妙处。
洞愈深,景愈奇,丛丛仙草,团团灵芝;一泓清泉,漫过层层泛着金光的梯田。绕过“中硫砥柱”,闻得叮咚声,岩掌中挂下串串晶亮的珠链,船过处,不偏不倚,抖入颈脖,那寒意真是噤峭。
舟子告诉我,这地下长河全长1043米呐!无数黄褐色的岩体,全都带着各种弧线,如花瓣、似贝壳、像银耳……神奇的大自然,竟在亿万年前巧妙地自动化成如此气魄宏大的现代派雕塑群,令人不可思议。
仰望着洞顶被泉水刷得平平滑滑的岩壁,我陷入深深的思索:历史和现实,相隔既如此遥远,又如此相近;造化和艺术,有时会相去迥异,有时竟如此同一。岁月的漫漫长河哟,正是你把两者分隔在彼岸,又不可分割的联结在一起……
琼崖上厚厚的“积雪”,并发喷薄,却又突然凝固成“冰川”。满目的钟乳石,似翻飞腾跃的珍禽异兽,却刹那间定格。尽你想像的羽翼越恒石……两米高的“雪钟”通体浑圆而洁白,钟钮,仅仅两厘米直径,呈千钧一发之态。导游向我们介绍:每一厘米钟乳的形成,大约需要200年的时间。相比之下每个单体的生命,就显得极为短暂了。
在这岩洞深处的世界里,我无法想象唐宋时代的探险者,是怎样举着火把,钻过岩石,一笔一划地把字迹,把人类征服自然骄傲刻在这高高的岩壁上。面对亿万年不舍昼夜的流水创造的雕像,你似乎看到,在这宁静的大山的母腹中,这无声无息的、这柔软透明精灵,曾有过多么不安的躁动。她以足够毅力,渗透着、溶蚀着、冲刷着,终于创造一个个属于她的新生命,开拓出一条属于她的通向阳光之路。
|